欢迎来到考拉百科
首页> 学习教育 >正文

为什么女生大学考试分高 高中语数英考多少算优秀

发布时间:2022-12-29 04:03:36 来源:网络 浏览量:130

为什么女生大学考试分高 高中语数英考多少算优秀

高中语数英考多少算优秀?

语数外主要三门满分150分,其他6门满分各100,所以高一的满分是1050分。

那么按60%为及格分去算,语数外每门要考90分,其余6门要考60分,才算及格!

270+360=630,也就是说,高一总分最少要考到630分,才算刚刚的及格!

总分在700分勉强中等,800分以上才属于中上水平。

如果语数外能保持在120分以上,其余6科在80分以上,总分能在850分以上,才算进入前列!

语数外主要三门满分150分,其他6门满分各100,所以高一的满分是1050分。

那么按60%为及格分去算,语数外每门要考90分,其余6门要考60分,才算及格!

270+360=630,也就是说,高一总分最少要考到630分,才算刚刚的及格!

总分在700分勉强中等,800分以上才属于中上水平。

如果语数外能保持在120分以上,其余6科在80分以上,总分能在850分以上,才算进入前列!

为什么高考的时候唯分数论?

我个人认为“唯分数论”的本身就是带有污名化的悖论。

“不好好学习,长大了就没有出息。”

这是我小学班主任经常“教育”我们的一句话。

鉴于我当初对这位姐的厌恶情绪,虽然自己还是不得不继续认真地读书,但脑子里想的永远都是“我要不好好学习,然后有出息”。

这当然是孩童时代的幼稚想法。

但是这种情绪,也笼罩了我大半个学生时代,让我对那些草根飞黄腾达的新闻趋之若鹜,对“唯成绩论”嗤之以鼻。

读初中那年,素质教育呼声喧嚣尘上。它第一次走进了校园,也在某种程度上地站到了应试教育的对立面。

这时我感觉到,自己的“机会”来了。

至于是什么机会,虽然我直到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,但是这也让我在对“机会”进行了反思,开始思考“机会”的本质是什么。

我们在生活、学习和工作中做出的每一次选择,其实都是对机会进行分析后作出的考量。

比如在你给孩子选择就读学校的时候,明知有可能会遇见水平略低的老师,但名校的光环,会让你义无反顾地挤入到报名浪潮之中。

因为这是可能会“成功”的机会。

再比如你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时候,有人为了兴趣而选,有人为了前途而选。尽管毕业时热门专业也可能变得冷门,但这次选择的背后,是你认为这个专业更可能让你在某个方向上走得更远的考量。

因为这也是可能会“成功”的机会。

在我们的潜意识中,所谓成功的机会,是一种斟酌后的概率权衡,一种考量后的趋利避害。

而孩子读书成绩的好坏,与未来前途的关系,显然也跳不出概率的范围,走不出趋利的圈子。

那为何又有如此多的家长对“唯成绩论”大肆抨击,甚至连“读书无用论”都能一度获得广泛的支持呢?

对“唯分数论”的驳斥,究竟在反驳些什么

我们不妨先来看看那些抨击“唯分数论”的主要观点。

最常见的论调,是“孩子只知道学习,生活机械单调”。

我不知道大家对学霸的印象是什么样的。

至少在我和其他同学的记忆中,学霸中只有极少数是每天只顾学习没有任何娱乐的。

你看到他们目光呆滞的瞬间,往往是他们在进行深度思索,乐在其中的神游。

反而是“”准学霸”和中等成绩的学生们,才会饱受机械式学习之苦。

因为对于他们来说,把课余时间全用来学习,就有提升成绩的希望。而稍有懈怠,就可能会退之千里。

这大概率是因为学习方法影响了学习效率,“只会读书”的表象背后,实际上是“不得不读”。

对于学霸来说,高效学习省出的时间,反而可以发展更多的兴趣,他们休息的时间,其实不仅比其他同学更为充裕,而且往往更加丰富多彩。

所以解决学习效率才是问题的核心,而诸如“压制孩子天性”的论调,站不住脚。

另一种常见的论据,是“孩子被分数所累,失去理想,进而失去规划未来的能力”。

他们的主要理由就是,过去的孩子小时候都会说:我想当科学家,我想当宇航员,我想当医生…

而现在的孩子却被分数压得根本没有任何理想。

但这真的是孩子失去了理想吗?

首先,你没法去考证究竟有多少孩子因为学习而“失去理想”,至少我身边的孩子,各个都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待。

其次,对于孩子来说,希望长大后从事什么工作,主要和感性的主观认识有联系。而且这个“理想”,经常会发生改变。

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,他们“理想”的改变,和小时候一会说自己是恐龙,一会说自己是飞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。

那么他们这种观点,同样也不足以服众。

第三,“对学习的意义产生迷茫,压制学习的兴趣”。

学习究竟有什么意义?

我想这个问题可能就连一些成年人都没法回答得通彻,要不“读书无用论”也不至于了这么多的家长。

我们与其教他们理解学习的意义,不如给他们一些明确的目标,一些通过奖励可以使他们有努力后的愉悦的目标。

而这个目标,最直接也最具体的表现,就是考试分数。

兴趣是一种长期的吸引,而能够使兴趣得到维持的,本质上事物的本身具备一定的难度。

而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有难度,且需要通过付出来换取回报的事。从属性上说,它恰恰具备了提供给孩子兴趣的可能性。

当然,抨击“唯分数论”的观点还有很多。只要你厘清了他们的论据之后,就会发现大部分理由都站不住脚。

面对误导性言论,我们可以去为家长们分析、梳理,这不复杂。

但是无论你如何解释,都依然会有更多的人被这些言论蒙蔽和误导,这又是为什么呢?

对“唯分数论”的抨击,一场“后”陷阱

自从互联网普及了之后,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有了几何倍数的提升。

想要寻找教育方法,探讨教育理论,互联网无疑是一个高效的渠道。

但是在铺天盖地的教育类信息中,你最爱看的是“武亦姝”还是“吴谢宇”?

从学习、模仿和复制的价值来看,“武亦姝”应该是我们关注的焦点。

但是从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来看,“吴谢宇”反而受众更大,持续时间更久。

这显然是矛盾的。

我们的目光,为何总喜欢在“吴谢宇们”的特例尤其是反例上驻足?

原因不复杂。笼统地概括的话,可以称之为猎奇心理。

但是后果却并不简单。

因为会有无数人借助你感兴趣的反例,为了自身利益,盲目迎合受众的情绪和心理,采用猜测等非客观论据去强化某种特定的观点,博取眼球。

结果就是让你行为决策的依据不再是客观事实,而是主观的情绪和情感。

通过情绪暗示,让立场先于,这就是非理性教育观的“后”。

“后”之所以令人迷惑,是因为它与谣言有本质上的不同。

谣言因为“假”而站在了“真”的对立面,而“后”有特例可循,无法从理论上被证伪。

2004年,美国作家拉尔夫·凯伊斯(Ralph Keyes)曾对“后”提出过解释:

后,让我们面对的不止是谎言和,它发展出了第三种情形:一种模糊的陈述。

它可以是放大的、新、人工、软和淡。

它不是确切的,但也不构成谎言。

无独有偶,英国商业咨询专家赫克托·麦克唐纳(Hector MacDonald)也做出过类似的论断。

他认为,“后”由至少四种构成。

主观——可以改变的片面的——选择性人造——人为打造的未知——能够对未来产生影响的

在这两种解释中,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,就是“后”往往是带有目的性的、人为主观设计的结果。

而抨击“唯分数论”的论断,显然是在把“不读书也能出人头地”的特例,打造为一种未知的,不可证伪的人造。

然后再从“出人头地”的结果中,强行为这种佐证推导出一个放大后的成功概率。

这显然是一种典型的逻辑悖论。

“唯分数论”的污名,是如何找到“市场”的

客观地说,“唯分数论”的背后,实际上要表达的观点是“学习好,不代表将来一定能有作为”。

但是你在“分数”的前面加上个“唯”字,显然就带有了一种对主观考评标准的限定,一种对概率考量全然不顾的引导。

试想,当你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时,是否会或多或少地产生焦虑?

有焦虑,就需要有可以容纳情绪的安身之所。而对“唯分数论”进行后式的抨击,就恰好成为了安放你教育焦虑的温床。

这也就让你的追求,从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理性思索,逐渐转变为对小概率事件的依赖,和对“后”的期待。

当你获得的此类信息足够多的时候,就会陷入到“幸存者偏差”的局限中,主动去为特例寻找论证的支撑点,以抚慰情绪上的焦虑。

幸存者偏差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。指的是只看到了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,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,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。

在安放教育焦虑情绪的落脚点上,这类情绪的传播和发酵都拥有足够的市场。

毕竟,学霸之所谓称之为学霸,那是因为“学霸”是比较和筛选之后的结果,比例决定了他们的数量不会多。

而非学霸家长之间则容易因此而互相影响,形成“群体极化”。

在华生的理论中,群体极化主要来自于两种途径:对比途径和信息影响途径。

对比途径是指:在群体讨论中,无论自己的观点是否比他人更合理,但客观上讲,不可能出现所有人的观点都超过群体的平均水平。那么很多人自然就会开始怀疑,甚至否定自己之前的想法,开始向声音足够“大”的方向转移。

而信息影响途径是指:在群体讨论中,当某一种“声音”的覆盖面足够大时,大多数的论据都会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正确性。从而让这种“声音”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。

也许你会觉得只有后进生的家长才会对这些观点趋之若鹜。

但遗憾的是,在学习和考试这种具有竞争属性的活动中,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可能成为这种论调的“支持者”。

后进生的家长是有可能的,因为他们是最想通过整个体制的改变来实现弯道超车的群体。尖子生的家长也有可能,因为别人忙于抨击“唯分数论”的时候,他们可以继续高枕无忧。而中等生的家长,抱有以上两种想法的都有。

有些人是真的敢说,有些人是真的敢信。

这也就造成了如今各方面都在为“减负”进言献策,却很少有人去讨论“减负”本身是否正确这种奇怪的情景。

写在最后

在家长中,常常存在这么一种奇怪的现象。

那些靠读书改变了命运的家长,会对自己孩子的学习要求更加严格和苛刻。

他们深知那一纸成绩单在登堂入室的面前意味着什么。

反而是读书相对较少的家长,更容易去抨击“唯分数论”,追捧“读书无用论”。

在他们心里,社会阅历是可以碾压一切知识的利器。

在“读书考试”和“望子成龙”的关联中,存在着太多的“缓冲地带”。

这就让一些脱离了客观事实的论调,能够在教育中的负面情绪中找到市场,非常考验受众处理信息的。

从这些年依然有人在抨击“唯分数论”的结果来看,对接收的信息无分析、无思辨的家长,不在少数。

如果这些人还在一味地否定学习的意义,追捧虚无缥缈的“能力”。那么我想提醒的是,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能力,而任何能力的提升,也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。

我们为孩子提升各种能力,是为了他有更大的几率能够把握住出现在面前的机会,获得理想中的成功。

而我们鼓励孩子努力学习考个好分数,本质上何尝不也是一次对“大概率”的追逐呢。

那么重视考试分数,又何“罪”之有?

『诚言呈语』每天趣谈教育新鲜事。

在这里,有故事、有观点,有逻辑、有深度。

期待您的关注!

*版权声明:

本文内容为网络转载,如有侵权,请立即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在24h内删除文章!

—考拉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