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考拉百科
首页> 数码科技 >正文

为什么国家努力搞探月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

发布时间:2023-01-04 17:54:35 来源:网络 浏览量:12

为什么国家努力搞探月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

我国首颗探月卫星?

嫦娥一号。

是以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。

2007年10月24日,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;2009年3月1日,嫦娥一号完成使命,撞击于月球表面预定地点。

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的成功,树立了航天的第三个里程碑。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,使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。

未来能够把宇航员送入更遥远的火星吗?

看到这个提问,我懵了,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载人登月呀。目前只有美国一个国家成功进行了载人登月,还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。我们国家虽然航天技术进展很快,但还没有进行载人登月的活动。

至于说未来把航天员送到更为遥远的火星,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是肯定会实现的,但现在还不行。除非更高效的火箭研发成功,或者人体休眠获得重大突破。

月球距离我们有38万公里,听起来很远,但在宇宙尺度上这点距离很近。当初美国探月,只用了三天多就从地球到达了环绕月球的轨道。如果愿意,依靠现有技术,人类可以在一天之内到达月球。对于载人航行,这段时间是可以接受的。毕竟在一个狭小空间待个三五天,经过专业训练还是可以承受的。

但火星距离我们有多远呢?两者相聚最近的时候,也就是火星、地球、太阳呈一条直线时,距离也有5500万千米以上,最远时,也就是火星、太阳、地球呈一条直线时,可以达到4亿千米以上!更何况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。地球到火星并不是一条标准的直线,而是曲线。所以,目前的探测器最少要走七个月的时间。在一个密闭空间呆七个月,想想都难受。

可能有读者会说,那我们把飞船速度做的更快,或者飞船做的更大一些,不就可以了吗?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化学燃料火箭是有它的局限的,速度提升到一定程度,想要再提升就很难了。除非采用更高级的推动。比如霍尔推进器、核反应器,甚至科幻小说中的曲率引擎。但是很抱歉,至少在目前看来,这些技术距离实用还有段距离。

至于单纯把飞船做得更大一些,这就需要大推力火箭了。但火箭推力增加并不是简单地放大,而是涉及了很多专业的问题。总之,大火箭的制作是很难的,而且推动一个可以让人在内部长期生活的航天器飞行七个月,需要的能源是巨大的,发射成本也是巨大的。

那就没办法了吗?其实也不是。有一种方法,那就是通过多次火箭发射将航天器所需的模块发射到太空中,再组装成一个大型航天器,依赖这个大型航天器去执行载人登陆火星任务,或者先把补给、生命维持装置、返回装置先行发射到火星,以减轻载人登陆火星所需的载荷。

火星是一个神秘但又很有价值的星球。和其他星球相比,火星与地球有太多的相似之处。正因为如此,世界各国都积极参与探测火星。依赖长征五号运载火箭,我们的天问一号一次性实现火星的绕落巡,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!

我设想将来登陆火星最有可能的操作是:前期发射多个探测器对火星进行详细了解,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,通过多次发射模块和机器人,建造一个火星基地并储备好基地运行所需物资和人员返回设施,最后才是载人登陆。当然,不排除有人单纯想买张单程票前往火星,不回来了,但人员返回的设施仍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。

*版权声明:

本文内容为网络转载,如有侵权,请立即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在24h内删除文章!

—考拉百科